文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学生工作 | 科学研究 | 招生就业 | 党团工作 | 魅力人文 | 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学生活动>>正文

三下乡 文学院石榴花开彝乡美 绿水青山共富路——攀枝花学院文学院三下乡实践调研记

2025年07月04日 23:15  点击:[]

七月骄阳似火,攀枝花学院文学院“探彝乡印记,寻生态文化”三下乡实践团队,如一颗颗饱满的石榴籽,怀揣热忱在图书馆门前整装集结。他们跨越蜿蜒山路,轮载着青春热望驶向层峦叠翠深处——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韭菜坪村,开启了一场以“石榴花开,共富共美”为精神内核的深度实践,在绿水青山的壮阔画卷中探寻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初识彝乡:石榴花开处,共话振兴蓝图

抵达韭菜坪村的首个下午,团队便与村书记史书记、许书记及村民代表围坐座谈。村史绵长如歌,座谈会上,史书记、许书记与村民代表们铺开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变革画卷。昔日的韭菜坪,水、电、路曾是发展桎梏;今日之变,不仅在于基础设施的焕新,更在于“绿水青山”滋养出的蓬勃生机——生态养殖、高山特色种植、文旅融合的绿色产业脉络已然清晰。一场在村委会举行的座谈会,成为了我们团队触摸彝乡脉搏的第一站。史书记与许书记的讲述,如展开的彝绣长卷,生动铺陈出韭菜坪厚重的民族历史、独特的文化瑰宝,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村官们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村民质朴话语中对未来的热切期盼,无不传递出一个信念:石榴花开的地方,必是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沃土,更是共同富裕梦想扎根生长之地。

深访民情:屋檐下的“共富密码”与绿色守望

次日,队员们叩开一户户家门,倾听屋檐下的时代脉动。在村民大哥家中,他展示着依托格萨拉纯净生态发展的特色蜂蜜养殖,言语中满是“好生态带来好日子”的自豪。彝族阿妈们则捧出巧手制作的刺绣,这些承载着古老纹样的手工艺品,正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大山,成为家庭增收的新亮点。“路修好了,山里的宝贝能卖出去,游客也愿意进来,这青山就是我们最大的靠山!”一位老人的感慨,朴素地道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韭菜坪的生动实践。我们围坐在一起,与彝族同胞促膝长谈。从普通话推广的喜悦与需求,到特色农产品苦荞、核桃种植的艰辛与收获;从对下一代教育的热切关注,到对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好憧憬……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鲜活声音,被队员们用心聆听、细致记录。每一次真诚的交流,都是青年学子与基层群众血脉相连的见证,是“共富共美”理念在田间地头、在彝家院落最真实的回响。

一天的走访中,团队记录下20余户村民的生活故事:有人通过乡村旅游培训成为民宿管家,有人在合作社带动下发展生态养殖,不同民族的村民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绘就了“民族团结促发展”的生动图景。

月夜共舞:石榴籽相拥,彝汉纳西同心谱新章

同在格萨拉彝族乡的古德村实践团队与韭菜坪村实践团队共同来到当地纳西族居民家中,在村民的热情招待下,团队成员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纳西族村民还为实践团队成员详细的展示了“炸米皮”这种特色美食的制作,这是他们过年过节才会吃的美食。当星辰缀满格萨拉的夜空,"快换上!"阿妈们捧着她们的民族服饰过来。有彝族服饰还有纳西族服饰,我们穿上了彝族与纳西族的传统服饰,并与当地村民载歌载舞,体验民俗舞蹈。文学院学生小陈的彝族舞步略显生涩,却被阿妹紧紧握住手腕:"这样跳起来"当音乐响起,师生与村民手臂相扣围成同心圆。

生态巡礼:格萨拉秘境,青山印证“金饭碗”

实践的尾声,团队将目光投向格萨拉自然风景区这片大自然馈赠的瑰宝。行走在苍翠林海与奇异石林间,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队员们切身感悟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万亩盘松林海随风起伏,高原草甸上野花绽放,清澈的溪流倒映着蓝天白云。穿行于万亩盘松林海,探访神秘幽深的天然溶洞,每一口清新空气、每一处鬼斧神工的地质奇观,都成为生态馈赠的无声宣言。随行的村官指着郁郁葱葱的山林介绍:“以前砍树卖木头,穷一时;现在护林搞旅游,富长远。”格萨拉的成功保护与有序开发,正是盐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缩影,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胜势。韭菜坪村依托这方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正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世代守护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彝乡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那漫山遍野的索玛花(杜鹃花),恰似这方水土上民族团结之花与生态致富之花竞相绽放的动人缩影。

青春印记:石榴籽抱紧,共绘彝乡新景

当实践团告别韭菜坪,带走的不仅是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与彝乡深情的文化印记,更有对乡村振兴路径的深切体悟。韭菜坪以生态为基、以文化铸魂、以产业兴村的探索,深刻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智慧。这里,石榴花正红,如同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共同奋斗的生动写照。我们看到了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更感受到村民们守护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大内生动力,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将是这‘共富共美’故事的传播者,更愿成为未来建设的参与者。石榴花开遍处,彝乡振兴的锦绣篇章,正由奋斗的汗水共同书写。    

攀枝花学院文学院三下乡实践团此行,不仅丈量了韭菜坪的山水,更触摸到了乡村发展的时代脉动——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共富之路,正在绿水青山间坚定延伸。
  (审核:王雪梅  编辑:吴涵)

上一条:三下乡 文学院一条家风道,传承民族魂——“同心合傈,纹脉千载——川滇民族文化活化实践团”探悟傈僳家风传承 下一条:三下乡 文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麻陇探寻“麻陇共富果”

关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 攀枝花学院-文学院